专业代码:081002 学历:本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标准学制:全日制4年 适用年级:2016级
一、培养目标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能力,在设计研究、工程建设、设备制造、运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燃气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二、培养规格及要求
1.培养规格
(1)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工程质量与安全意识。
(3)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掌握保持身体健康的体育锻炼方法,能够胜任并履行建设祖国的神圣义务,能够胜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工作。
2.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结构
(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
(2)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现代物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3)掌握工程力学(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电工学及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及动控制等有关工程技术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
(4)掌握建筑环境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及流体输配管网等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设计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熟悉本专业施工安装、调试与试验的基本方法;熟悉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6)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法规、规范和标准。
3.毕业生应具有的能力结构
(1)具有应用语言(包括外语)、文字、图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2)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的能力。
(3)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出工程应用的技术方案、进行工程设计以及解决本专业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
(5)具有使用常规测试仪器仪表的基本能力。
(6)具有参与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的能力,具有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7)具有应对本专业领域的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三、相近专业
环境工程
四、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大学物理、普通化学、工程制图与CAD、BIM应用基础、画法几何、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建筑自动化、自动控制原理、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建筑环境学、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暖通空调、建筑环境测量、制冷技术、供热工程、锅炉与锅炉房设备、燃气供应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